 
永不消逝的“军人情结”
——优秀转业军人郝新明的创业之路
濮婕
具有120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医院,即使在全国范围内,也称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一流医院。能上医院名人录的,当然堪称一代风流人物。然而,尽管他的尊姓大名早已在医院家喻户晓、如雷贯耳,尽管医院的“光荣榜”、“名人录”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是,人们似乎还从未见到过他的名字——郝新明。
遗憾么?是有那么一点点。
能这么长期“空白”下去吗?当然不能!
“记者同志啊,写写他吧!你们应该好好写写他——同仁物业公司总经理郝新明!”几乎所有的项目经理、保安人员、司梯员、保洁员、辅医员……都异口同声!
他够格吗?一个脱下军装已有18年的退伍军人,一个刚刚触及物业管理还不到四年的“门外汉”。他个矮、脸瘦、肤黑,模样儿像普普通通的士兵一样朴实;他走路、说话、办事,似乎也总离不了那股猛打猛冲的军人气息,他够格吗?
“够格!他完全够格!……”他的1100个部下在呼喊,声如雷霆,在同仁医院的上空久久回荡……
成功=智商+情商+挫折商
几年前,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,“医院后勤社会化”是个全新的专业名词,是个就连内行也吃不准的“新鲜事儿”。
“金朗大酒店被拍卖啦!”——2004年,地处北京的一桩普普通通的房地产收购案,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……刹那间,外界纷纷流传,地处京城中心地段的金朗大饭店,是被一个神秘的买家,以3.36亿人民币高价购走。这个“神秘的买家”是谁?就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北京同仁医院。
谁能想到呢,更令人吃惊的事还在后头!
很快,与同仁医院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金朗饭店,经过同仁医院医疗产业集团的重新改造,成了一家货真价实的“酒店式医院”,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一流医院的水平。但是,怎样在后勤管理这个软件上,也能达到“国际一流”呢?
“外包!把我们的后勤外包给更加专业、成本更低的机构来运行!”医院大礼堂里,传来了韩德民院长清脆中带着激昂的声音:“中国医院的改革,必须从后勤社会化做起,让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专业的管理,才能把医务人员从杂七杂八琐事中彻底解放出来!”
在北京市卫生系统,韩德民是一位具有儒雅气质、学者风度、响当当的开拓者,有胆有识!
外包?……谁来包?……
“我!”就在这时,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叫“郝新明”的转业军人,不知从什么地方,突然蹦了出来。
“你?……”人们颇感意外,纷纷送来连珠炮式的发问:“你干过这行吗?你有多大实力?你行吗?……”
雄心勃勃的郝新明微微一笑,不亢不卑,轻声说道:“我只希望同仁医院给我一个竞标的机会!”
院方点了点头。
他笑了。
竞标的整个过程是透明的、公平的,但又是残酷的、无奈的。
为了有必胜的把握,郝新明把技术标书设计得实实在在,把物业公司在同仁医院能干哪些事、能达到何种水平、需要什么样的条件、需要多少个岗位、今后怎么干,写得滴水不漏;在商业标书的设划上,他采用了最经济、最实用的成本核算——所需多少人员、各项目需花多少费用、每个月需要多少费用,总价码是多少……都压到了一个非常科学的程度。
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!整整一个多月,他与国际著名的、国内知名的5家老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几番“同台厮杀”,斗智斗勇。最后,谁也没想到,年轻的同仁物业公司,竟以科学、合理的管理标书和商业标书,通过了院方、专家们的严格考核,一举夺得了同仁医院东院(金朗饭店医院)和南院(亦庄开发区医院)的物业管理资格。后来,此举被业界广泛赞之为:“这是中国医院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成功范例!”
“第一炮”,终于打响!
郝新明暗暗下定决心:“业主与物业公司,永远是主人和仆人关系。今后,我们一定要用感恩的心态和感人的业绩,来报答同仁医院给我们的机遇!”
好一个郝新明,好一个铮铮誓言!然而,要实现誓言,先从哪里下手呢?
在中国的服务领域,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是酒店业。国外酒店管理方法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,为中国打造了一大批优秀的酒店高端管理人才。郝新明退役后,曾在北京新大都饭店当过高管,后来又到旅游学院学习过三年的酒店管理,先后出任过北京理工科技大厦、北京枫林绿洲大厦、天津今晚大厦、海南宝华海景酒店总经理。
毫无疑问,他是中国酒店业的“佼佼者”!他决心把先进的“酒店式管理理念”,嫁接到“医院物业管理”中来。
北京美中宜和医院,是一所超五星级的家庭式妇产医院。2005年12月,同仁物业进入该院后,郝新明立即实施一整套全新的“酒店式”物业管理模式,提出了5个“服务”——保洁“无痕式”服务、保安“门童式”服务、辅医“专业化”服务、管理“贴心式”服务,真正做到了“有求必应”。
该院开业初期,未设立客户服务部,他派人为医院编写《导医导诊工作流程》、《美中宜和服务礼仪规范》等制度。妇科门诊人员缺编,他派人代理护士长工作,为科室增添《医疗质量记录目录》、向院方提出体检流程的建议……年底,征求意见时,业主特别感动:“你们将‘酒店式服务’体现得尽善尽美!佩服!佩服!”
接着,他又首创了辅医服务模式。他从内蒙古、山西、山东等地的卫生学校和护士学校,招聘了一批有一定医学护理知识的年轻学生,经过培训后,担任辅医工作。由于这些人员的人力成本要比北京市内的平均水平低,基本上一个正规护士的薪资可以聘用两名辅医人员,这样大幅度减少了成本费用。现在,同仁物业的辅医人员,已经逐步深入导医、病历誊写、科室服务等各个环节,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。
一般只在宾馆、饭店才有的商务中心,也被郝新明请进了医院。在商务中心内,可以租赁轮椅、打字、复印、传真、上网、订票、联系住宿等,其人性化的服务可见一斑。从着装酒店化的门童、警卫、司梯、保洁员,到后来引进的高标准的“金钥匙服务”,体现了同仁物业超前的服务意识,受到了客人们的高度赞扬。
苦干8个月,成效显著——公司先后受到患者、亲属的表扬信870多封、锦旗90多面。郝新明紧抿的嘴角,露出了微笑。
然而,他笑得太早了……
纵观古今,在改革中,被挫折、流言煞了威风的英雄豪杰,谁能数得清有多少?2004年5月之后,这个幽灵般到处游荡的恶魔,也来“拜访”郝新明了。
似乎是在一夜之间,他好像突然掉进了浑浊的江水之中……,波涛翻滚,漩涡连连,坠石乱迸……。他眼前一片迷茫……
他寝不安——几乎整夜都在沙发上度过;食无味——常常泡包方便面就凑合一天;体无力——胸闷,头疼,连开会时都要服着“速效救心丸”。
平时许多无暇在脑子里打转的烦恼也纷至沓来。郝新明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里,仿佛罩上了几丝若有若无的云翳……
唉,改革真难哪!虽然他做人向来保持低调,对他人也谦恭有礼,讲情讲义,可为啥总有人看不顺眼?虽然自己尽量避开是非,仍然招致飞短流长:什么“我们有自己的队伍,为啥把这活儿给郝新明?”“这小子啥也不懂,能干出个啥?!”……做商业标书,他整整苦熬了三天三夜——72个小时连轴转哪,学习同行经验、琢磨各种范文、打电话核实资料……每一个字,都是从自己的汗珠、心血、脑汁里蹦出来的。可是,谁能想到呢?这一“关”通过了,对方却不给钱、缓给钱……员工没了工资,这队伍怎会不散?在种种压力之下,他不停地告诫自己:“郝新明啊郝新明,你要逆来顺受、战战兢兢、如覆薄冰、以柔克刚……”但令人窝火的事,却还是老钻进他的眼里。瞧,深更半夜,听说医院的一个管道漏水,他急忙驾车,心急火燎地从回龙观赶到了出事地点。见某领导在场,他笑眯眯地走过去,满脸堆着笑:“您辛苦啦!……”没想到,对方不理不睬,让他扎扎实实吃了一个“闭门羹”!他不明白:好端端的一个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,为什么总会有人反对?面对“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理当鸣枪致敬哪,可为什么有人总想让你干不成?……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,某日,他想给领导来个“主动汇报”,可对方冷冷瞟他一眼,凉飕飕地甩了一句:“再说吧!……”一扭头,走啦,连个握手的机会都不给!他窝火,他想拍桌,他要骂娘。我碍着谁了?我损了谁了?论年龄,我也是五十大几了;论头衔,我也算是个做过10多年四星级大酒店的高级主管哪,你凭什么对我这么无礼?!人,难道不应该有开拓精神?创新与守旧之间的关系,难道非得“水火不容”?……
无数疑问,像走马灯似地在郝新明的脑子里,转着,转着……不知过了多久,突然,他眼前蓦然一亮,一个个熟悉的、和蔼可亲的形象,又凸现在他那纷乱的思绪中。
……唔,对了,是他——中国耳鼻喉泰斗、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……正是他,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支持,常常给予面对面的指导。当他困惑时,又是这位可敬的专家,一次又一次地发来手机短信:“老郝啊,搞改革,求创新,哪有不遭受误解的?!我们相信你!我们支持你!……”
哦,集团董事长丁明山来啦!自己能够“出山”,不就是丁董事业举荐出来的吗?为了支持自己,这位可敬的企业家四处仗义执言:“是郝新明,带出了一支好队伍;是郝新明,创出了一片新天地!……”
……还有热情的倪鑫副院长,在艰难的日子里,他在《中国医院院长》杂志上公开撰文,热情称赞“同仁物业所带来的客户满意度,比过去的老院区高。”为了支持辅医员晋升护士的工作,他办事果断、不怕风险。
……还有中国眼科医学界首席科学家、副院长王宁利,在他最苦恼的时候,正是王副院长在医院年会上,义正言辞大声疾呼:“郝新明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企业家,值得尊敬!……”
郝新明的脸色渐渐开朗起来。他悟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:生活是美好的,虽然也有暗流,绝大多数人是支持医院后勤改革的,虽然也难免会发生某些龃龉……一个真正的军人,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垂下自己的头!什么叫“成功”?成功=智商+情商+挫折商!
连续多日的“回溯与反省”,使他渐渐恢复了心理上的平衡。
郝新明毕竟出身于军人,20年的军旅生涯,铸造了他那股“永不服输”的犟劲。他没有被挫折、流言砸倒,很快,一个新的“发展战略”在他的心中飞腾——他决心“三年要跨三大步”!
说干就干!
从2004年开始,果然,他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的苦干,就使东院圆满地通过了质量认证,取得了ISO9000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。ISO9000是物业公司市场准入的标准化体系,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、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,其核心内容可以用15个字概述:“写所做、做所写、记所做、查所记、改所错。”这样,一整套规范的质量标准建立起来了,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了,业主们也渐渐信服了。
当然,郝新明心里很明白,仅此“初战告捷”还不行,质量体系不光有ISO9000,还有一个ISO14000。何谓“ISO14000”?就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环境标准。
“老郝啊,环境问题,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医院更是一个要高度关注环境的特殊业派,尤其应当引起你们的高度重视!”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,曾在北京“非典”交叉感染时期临危受命,对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,更是切身感受。
“我明白!”郝新明激动了,攥着拳头发誓:“请院长放心,我们的南院一定要在2005年通过‘ISO14000’!”
果然,郝新明又没有食言,2005年经过一番苦干,同仁物业公司不光取得了ISO14000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,还成了“北京市绿化模范单位”、“垃圾分类模范单位”。年底,经过严格整改、评比检查、层层验收,公司还得到了一个被郝新明称之为“震撼人心的荣誉”——“北京市优秀物业管理示范大厦”称号。
“许多大公司苦干了好多年,都没有得过一个‘优秀大厦’,而我们仅仅干了一年多,竟获得如此殊荣,不容易啊!”说完,郝新明的眼眶润湿了……
该喘口气吧?不!
后来,他又把目光射得更远——盯住了对员工的劳动管理、劳动保护。比如,电工、水工、保洁员、高空作业……他们各有哪些保障?如何保护他们?我们公司应该怎么提高这方面的服务质量?他按照ISO18000的标准,一点点地细抠!他又一次发誓:“我们一定要拿下ISO18000员工职业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!”
果然,不到一年,他又一次“马到成功”!
就这样,他年年不松劲,仅仅用了三年时间,就登上了物业管理的三座“高峰”,把一个不太专业的、刚涉及物业管理的小公司,迅速提升到了二级资质的高度,并取得了相关的执照、证件。事后,有些同行赞叹:“同仁物业的这种飞速发展的速度,在整个北京市,恐怕绝无仅有!”
在“针尖”上打擂台
辅医工作,常常是扫扫房间、擦擦桌子、送送血样、接接病人……很多人以为,这些很简单的事情,一定是最容易做的事情,有些人甚至将简单与容易划上了等号。
难道真是这样吗?其实不然,有时候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。
比如,擦桌子,很多人以为这不是天下最容易干的一件事吗?不就拿着一块抹布,一涮,一擦,不就完了吗?其实,这是一种十分粗疏的想法。实际上,在现实生活中,张三这么擦与李四那么擦,效果决不会一样。注重质量的擦桌子,并不是一涮一擦就可以胜利完成的,而是需要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。
譬如,在兄弟医院,保洁员常常是不管擦什么都用一块抹布,可谓“一块抹布擦到底”;而在同仁医院,为了防止疾病交叉感染,郝新明严格要求擦病房的每一位保洁员,工作时必须要有7种颜色的抹布——一块擦床,一块擦窗台,一块擦沙发,一块擦洗脸台,一块擦洁具,一块擦浴缸,一块擦尿盆。甚至就连拖地用的墩布,他们也是按颜色分开,各有分工,各施其责:有的擦病房,有的擦走廊,有的擦厕所……毫无疑问,这么做,显然能有效地杜绝细菌、污染物的交叉感染。
简单的事情,并不意味着就是容易做好的事情。很多看似简单的事,恰恰需要物业公司的员工们,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,才能真正做好。
在同仁医院东院“应急服务中心”,由辅医员24小时值班,他们承担着东院十几个科室往返西院的病人接送、化验送检、资料传递科室辅医机动工作等任务。为了确保服务做得:细上加“细”,郝新明要求每一名辅医员,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,做到“快速反应,细致准确,安全无误”。应急中心工作紧张,事务繁琐,每月工作任务接近3000件。但是,从小到送检一份血样,大到接送陪护危重病人,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深夜,只要工作需要,辅医员都能做到随叫随应,闻讯而动。“注重细节”的效果是惊人的——截止目前,辅医员们在“应急服务中心”已完成工作任务30多万件,无一差错!
同仁医院手术室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,负担着眼科、耳鼻喉科两个重点科室的手术任务。辅医领班田修平带领14名辅医员,承担了手术室日常全部手术器械的洗涮清洗、保养消毒和术前术后病人的接送工作。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有严格的工作标准,她们一丝不苟,只要有一件器械不合格就返工重做,只要有一台手术没结束,就随时保证合格的手术器械供应。她们对工作精益求精,对手术前后的病人呵护有加,总结出了“轻推慢抬,轻声细语,轻松亲切”的“三轻”服务准则,杜绝了许多事故苗头,深受病人和医护人员们的好评。
其实,岂止是辅医们在“细节”上顶真?!
郝新明常常告诫人们:“我们干的这项工作,是在‘针尖’上打擂台,不拼到‘细上加细’,绝无取胜的可能。 什么叫标准?一切从细节开始——这就是标准!”
在电梯里,一般医院是没人管的。但是,在同仁医院的电梯里,总是有个穿着制服的司梯员,告诉客人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。
一次,北京市东城区区委书记带着几个工作人员,来到同仁医院现场办公。当他看到这里的保安员站有站姿、举止有素,保洁员主动让行、首先问好,辅医员着装整齐、礼仪标准,禁不住从心底发出一声声赞叹,深感他们像是受过标准的专业训练,有着不一般的职业素养。甚至就连上电梯时,司梯员也总是很有礼貌地问道:“您上几层?”下电梯时,又总是不忘说一声:“您走好!”看着看着,区委书记纳闷了:“咦?……我怎么像是到了酒店?”
郝新明一听,“扑哧”一声笑了:“您说对了,我要的正是这种‘酒店式的服务气氛’!”
他们的这些做法,受到了区委书记的赞赏,该知足了吧?不!
几天后,还是在这栋楼里,有一位老先生跨进了电梯。没想到,下电梯时,司梯员刚说完“您走好”,那位老先生竟然眉头微皱,劈头问道:“您走好?……这……你这是什么意思!?”
老先生的这句“什么意思”,究竟是什么意思?……郝新明在苦思。
想着想着,他猛然大悟:是啊,人们在追悼会上,常常看到一条横幅——“XXX,您一路走好!”我们的司梯员在电梯上说的“您走好!”,与火葬场上写的“您一路走好!”,这两句话何等相似啊!我们的“您走好”这句话,如果用在酒店、写字楼等公共场合,也许可以称为规范用语;但是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合里,面对身患疾病甚至绝病的病人,再说“您走好”,就显得不合时宜、不合场景、犯了忌讳了。
“改!立即改!”一跨进办公室,郝新明就急冲冲地给有关部门打电话:“从今天开始,请我们公司的所有司梯员,立即将‘您走好!’改为‘您慢走!’……”
一字之改,透视出了同仁物业的服务之细!类似这样的‘细究’,还有很多。
堆放垃圾,看上去也是细端末节的“区区小事”。但是在同仁物业,即使是摆放、存储、处理垃圾上,也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方法。为了与国际接轨,在已经取得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书的基础上,郝新明派出专人参加北京市组织的“垃圾处理和分类实施指导培训班”的学习。随后,针对医院物业与写字楼物业、小区物业的区别,他们增设了分类垃圾桶120余个,为所有房间垃圾桶张贴了分类标签。为了让广大患者及时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参与性,他们专门制作了7万张宣传卡片,发放到每个患者手中。为了能迅速达到医院的餐厅、厨房垃圾能够就地处理的先进标准,他们特意投资巨款,购置了厨房垃圾处理设备。垃圾处理和分类工作的实施,使同仁医院南院区的环境更加整洁干净,真正达到了“院区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的先进水平。前不久,经过北京市组织的评审团严格审核,该院已被命名为“北京市垃圾处理和分类示范单位”。
如今,“一切从细节开始”,已经成了全体员工的共识。在这个基础上,郝新明又根据医院的环境特点,要求大家把“细节”的范围不断扩延。
一次,一名住院病人的手机掉进了厕所里。
“师傅,帮帮忙吧!您无论如何要替我想想办法!……”病人几乎在哀求。
“您别急,我马上就到!”
一个打工的,买只千把块钱的手机,不容易啊!工程部综合维修班的黄继勇师傅,接到求助电话后,立即毫不犹豫地赶到了现场。但是,没想到,这时,病人的手机早已被流水冲入了下水道的深处。黄师傅反反复复用工具几次打捞,都未能将手机掏出来。
“师傅,行吗?还捞得上来吗?……”病人的额头上,急得冒冷汗。
“您别急,我一定想办法!”
望着病人焦急的面容,五十多岁的黄师傅,顾不得熏人的尿骚屎臭了,毅然挽起袖子,扑下整个身子趴在了便池上,极力将手伸到便池管道的深处。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打捞,他终于将手机掏了出来。
黄师傅的行为,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一位大嫂连连夸道:“这个师傅真是个好人,应该登报表扬表扬他!”
像这样不起眼的“小事”,同仁物业的员工们,已经记不清干了多少!
一天上午,一名住院患者突然急匆匆地来到保安部:“同志,我叫霍建平,是从新疆到同仁医院看病的。今天上午8点左右,我在办理手续时,丢失了6200多元现金!……”他的神色焦急、慌乱。
“丢钱?……”值班人员看了一下表,此时已是上午11点多钟。这么大数额的现金,已经丢失了三四个小时,况且门诊楼里已经足有上千人流动,患者丢钱的地点又是人员聚集地,寻找起来难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再说,按常理,这时,保卫部只需帮助患者向派出所报案,也就算尽到了责任。
怎么办?管不管?
“管!”保安部的同志们一致表示:“只要有一线希望,我们就不能让这位病人带着失望离开医院!”
保安部开始行动了:首先,他们对患者丢失现金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,确定重点后,逐一排查;接着,他们利用监控设备,分时段地对相关部位,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寻找;最后,经过反反复复的仔细核实,保安部以翔实的证据,确定了一名捡拾到这笔现金的人。他们立即派出专人,通过耐心细致、有效的说服工作,当天下午,就将这位患者丢失的6200元现金,全部取回。
结果,用了不到三个小时,一桩难度很大的“无头案”,终于告破!
丢钱的患者感动极了,分别时,不禁大发感叹:“你们同仁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是第一流的。从你们保卫人员的身上,我看到了你们这个企业的未来!……”
为了追求“细节”的完美,注重优质服务的同仁物业,甚至不惜“打破常规”。
去年夏天,塞浦路斯共和国的首辅,来到同仁医院做手术。该国的大使先生成天陪伴着首辅,形影不离。
突然,有一天,首辅希望院方能尽快给他找一个“英语说得呱呱叫的翻译”。
“行吗?”客人小心翼翼地询问。
“行!”郝新明不假思索地毅然点头。
但是,医院工作是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,当时,医院里还真是找不出这么一个合适人选。
怎么办?猛然,他想起公司里有个辅医秘书,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,又在香港呆过一阵,英语说得非常流利。他立即把这孩子“请”了出来。
从此,在两个多月里,这位辅医秘书天天陪着首辅,替他买东西,陪他聊天,给他讲北京的风土人情。两个月下来,首辅几乎成了个“北京通”。
又一日,客人突然又提出一个似乎是难以满足的要求:“我不希望我的这间房间,看上去像个医院。我喜欢中国的摆设,我给钱,你们替我买些家具,把这房间重新布置一下,行吗?……”
按理说,病房的设计、家具的选择与摆放,医院里是有规矩的。动吧,会坏了上头的“规矩”;不动吧,又会违背客人的意愿。
怎么办?究竟是“动”,还是“不动”?……年轻的辅医秘书犹豫了。
“动!”郝新明一得知,仍是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一切按照客人的意愿办,让客人时刻满意!”
是啊,“让客人时刻满意”——这是郝新明给同仁物业制订的服务标准。客人与公司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,哪有主人发令了,仆人还阻三挡四的?!
结果,一项只有在四星级酒店里才能提供的、以“让客人时刻满意”为主旨的“金钥匙服务”,竟在一间医院病房里诞生了。这真正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这一先进的酒店式服务理念。
手术后,首辅很感动,特意给物业公司送来一面锦旗,并伸出大拇指,用生硬的中国话连声说:“中国朋友,好!好!好!……”
看到这个结局,郝新明抿紧的嘴角,露出了笑意。他突然想起香港一位著名管理学家的名言:“伟大的事业,往往通过一个个力求完美的细节体现出来。”
是啊,一招也只有用到极致,才是绝招!……
给部下提供一个值得追随的背影
纵观全球一流的企业家,尽管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、风采,但似乎都有一个共同之处:他们在无形之中像有一个“磁场”,能够对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、凝聚力。这样的企业领袖,不管走到哪里,都是大家愿意追随的对象。
那么,人们为什么愿意追随他们?他们身上,究竟又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?……就这个问题,笔者与郝新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。
郝新明笑呵呵地说:“我生于1954年,15岁参军。在我的人生旅途上,有个重要情结始终左右着我,那就是军人情结——因为我毕竟在军营呆了20年,感情太深了,它是我生活中的力量源泉,是我事业成功的基础。”
他又说:“要说我有什么领导艺术,还真谈不出一二三。我只记得,过去在战争年代,每当危急之时,连长、指导员总是跃出战壕,挥舞着驳壳抢,向战士们大声喊道:‘同志们,跟我冲啊!……’我想,今天,要想让别人跟随你,无论在困难之际还是危急之时,我们也应当具备这种勇气——‘跟我冲!’……”
“跟我冲!”多么熟悉的话语,好像郝新明还在哪儿说过?……噢,想起来了——
跟我冲!
祖国北部边疆弯弯曲曲的地下坑道。还记得吗?15岁那年,他刚刚参军,就赶上了1969年战备施工——挖地下二事。打坑道苦啊!但是,连里的18个太原籍新兵,在他的影响下,很快成了“18棵青松”。整整两年,他们掏空了一座山——建起了一座能放150张床的地下野战医院。在苦水的浸泡下,他才15岁,一只胳膊就能挟100斤水泥,每次200斤重的水泥挟起来,能像飞一样地在坑道里跑。每天的工作,都是与“死神”打交道,都是在“在老虎嘴里拔牙”——打风钻、灌炸药、点炮眼,四个人要炸300多炮。有两次,炮捻子还没点到一半,炸药提前炸了,顿时,无数碎石四处飞迸,砸得他的身上肿起了好多大包。然而,每次硝烟散尽,他总是掸了掸身上的土,瞪着双眼吼道:“同志们,扛上炸药,跟我冲!……”很快,他在“18棵青松”中,第一个入了团,第一个入了党,第一个提了干。
跟我冲!
北京新大都饭店的豪华办公室。还记得吗?34岁那一年,他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军装。不久,听说北京新大都饭店需要一名总经理秘书,他空着两只手,直端端地跨进了人事科:“我想当秘书!”对方瞟了他一眼,面容冷漠:“你……会写材料吗?”他火了,拂袖而去:“哼!别看不起我们转业军人!”当晚,他仅熬一个通宵,就写了篇大文章《简述企业成功的八大因素》,洋洋洒洒18000千字!他用复写纸誊了三份,扔给了人事科。没想到,第二天,总经理亲自把他“火速”招到眼前,吐出的话语令他感动:“小郝啊,你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。明天,你来上班吧!”到了新大都之后,恰逢亚运会即将召开,他领导着几个青年人,又吼起那句老话:“同志们,跟我冲!”——很快,由他主笔撰写的调研文章《如何接待好裁判员是决定能否办好亚运会的关键》,一炮打响,受到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称赞;紧接着,他主持策划拍摄的专题片《美丽的北京城,温馨的新大都》,也连连走红。没几年,他成了酒店高管,亲自撰写了《中国人如何管理大型酒店》一书,全面总结了世界一流的酒店商道,充满真知灼见。此书一出版,首印8000册被读者一抢而空。渐渐地,即使是在写作上,他也成了部下们努力追随的“标杆”。
看来,作为一个领导者,很多时候,做,确实远远比说更重要,更有震撼力。
到了同仁物业,在郝新明的身上,这样的事情发生得更多。
一个值得部下追随的背影,不是靠权力压出来的,而是靠自己一点一滴为部下办实事、办好事的业绩中雕塑出来的。
多年来,郝新明有句口头禅:“要让跟随你的人有奔头!”
为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看到自己的“奔头”,他在公司内部开展了 “影子工程”——他要求在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,都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合格接班人,并将这一条作为考核干部的“必考项目”。
也许因为郝新明出身于军人的缘故,他对复员、转业军人,有着天生的厚爱。在用人上,他给自己立下一条不同于其他企业的“特殊规矩”:“第一,重用复转军人;第二,重用酒店人才;第三,重用能人。”因此,在他的决策层、管理层中,有不少骨干的身上都打着“军人”的烙印。每逢“八一”建军节,他在总要把公司来自保安、工程、辅医等岗位的数十名海、陆、空复转军人一一找来,齐聚一堂,和他们共同庆祝生日。大会开始时,他必定要向大家行一个标准的军礼;然后,和大家一起回顾当年的军旅生涯,别人谈,他也讲;最后,又总要放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。到了节假日,甚至就连在一张小小的贺卡上,也绝对不会忘记亲手撰写一段充满“兵味”的赠言:“祝我的战友,在新的战壕里,再现军人风采!……”
难怪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复转军人,到了同仁物业后,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:“郝总就像我们的兄长,在这里,我们又找到了自己的‘家’!”
岂止是复转军人有这种感受?
这几年来,同仁医院的辅医服务,自同仁医院东院起步,随南院开诊延伸,应西院需求扩大。随着品牌形象的逐步确立,他们又分别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、解放军316医院等单位开展了辅医服务工作。目前,仅同仁医院的辅医队伍,就已从最初的几十人,发展到了400多人,服务范围也从临床护理,扩展到了门诊咨询、导诊、医疗秘书等30多个工种。
但是,即使在这一个个耀眼的成就与荣誉浸泡之中,郝新明也从来没有忘记要给那些20多岁的辅医们“找一个奔头”!
辅医们的最大奔头,是晋升为护士。一旦成为护士,生活待遇将大为改善。
“无论是业务、人品,还是相貌、业绩,我的这400多个辅医员中,确实有佼佼者啊!”整整三年了,郝新明求爷爷告奶奶,上下奔走,四处呼吁:“尊敬的领导们,请你们给孩子们一个出路吧。这对那些从外地来的孩子而言,太重要了!……”
其情之深,其心之切,催人泪下!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去年4月,同仁医院南院终于出台《临床辅医员转护士的规定》,这标志着辅医员晋升护士的大门,终于被郝新明“撞”开了!
消息传来,广大辅医员深受鼓舞,奔走相告,纷纷称赞郝新明又给大家办了一件“天大的好事”!
今年5月16日,又有7个孩子由辅医员晋升为护士。郝新明特意把5月16日这一天,定为同仁物业公司的“5·16辅医节”。过节这天,每个被晋升为护士的孩子们脸上,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然而,当礼堂的大灯突然熄灭,一根根小蜡烛窜出耀眼的火苗时,郝新明站在讲台上,情绪激动了,嗓音哽咽了:“这些晋升为护士的辅医员,都是我的孩子啊!尊敬的领导们,今天,我要以他们的家长和领导的双重身份,向你们鞠躬!”
随即,台上出现一个深深的90度弯腰,足足有10多秒!
在场的许多辅医员、项目经理,不忍目睹这一幕,一种敬佩之情喷涌而出;接着,鼻子一酸,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砰然落下……
一个值得部下追随的背影,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,而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德性修炼中铸造出来的。
郝新明喜爱书法艺术。但他收藏的每一幅艺术品中,又大都与“德”字有关。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块横匾,上头写的是:“崇文尚武,修德躬行”。他的办公室里有个条幅,上面是四个苍劲的大字——“厚德载物”。他所在的大办公区有幅长匾,上面写的是“修德敬业”。郝新明常说:“我曾经是个军人,军人既要有刚性,也要有德性。所谓德性,就是方方正正,规规矩矩,不搞歪的邪的。”
郝新明常年担任四星级酒店经理,什么样的美味佳肴没尝过?但是,他嘴不馋,财不贪,生活极为简朴。中午,他常常一包方便面就能凑合一顿;忙碌时,嚼几块饼干也能抗个一整天。
在涉及成本的各项采购中,他总是坚持货比三家、操作透明,寻找市场上最优惠的价格,把最高的“性价比”当作采购依据。正因为他一身正气,所以,在同仁物业的各职能部门,各项业务往来都有标准化的登记,无论问题生在哪个环节,都能把“板子”打到责任人身上,很少有“腐败之事”发生。
当然,也有个别不守规矩的。
物业公司有一个业务主管,曾在部队当过连长,为公司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。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他突然嫌弃自己的岗位“艰苦”、“偏僻”,想丢弃这一块来之不易的“阵地”。
郝新明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,厚待任何一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战友,从不轻易断了他们的“奔头”。考虑再三,在保持这位主管以前的待遇不变的前提下,给他调换了一个“新阵地”。可谁知,几个月过去了,这位老兄在新的“阵地”上,仍无建树,业主们意见很大。
“唉,这人不能再干了!”郝新明不由从心底发出一声长叹!他深知:当领导的,理当厚爱每一个部下。但是,这种爱不是无条件、无约束的!不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管理,就算他是个天才,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庸才!”
权衡再三,他决意把这位主管“立即淘汰!”
可是,谁能想到呢,刚传出点风声,对方就开始四处活动,一会儿找“大领导”游说,一会儿请“小兄弟”帮忙。
“滴铃铃——”一天深夜,郝新明家里的电话又响了,话筒里,传来一个既粗鲁又陌生的男人嗓音:“你是郝新明?!”
“咦?这人怎么这么不懂礼貌?……”郝新明猛然眉头紧锁,耐着性子平静答道:“我是郝新明。”
对方话语仍是冷冰冰的、火蹦蹦的:“XXX是你部下吗?”
“是的。”
“我警告你!”接着,话筒里传来的声音,几乎是歇斯底里:“今后,你对XXX要客气点!你小心点,你的电话、车号、住址,我都知道!……”
“咔嚓!”——电话挂断了。
“哼!你吓唬谁?!”郝新明扔下话筒,冷冷一笑。
退缩吗?当然不会!
一星期后,在律师的协助下,郝新明不顾各方“劝诫”,立即解雇了那个“战友”。
第二天,在全体员工大会上,他扯着嗓门,向着他的部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:“对于一个军人来说,给你一个阵地,你就应当坚决守住!丢掉阵地是什么?是罪过!……”
“哗……”台下爆出一阵掌声。
从此,“丢弃阵地”的事,在同仁物业公司里,再也没有发生过!
古人云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桃李虽然不会说话,但它自身的魅力,却足以吸引很多的人。一个领导者的所作所为,如果能像桃李那样有魅力,那么,自然会获得很多的追随者。
“你即使跌倒了,也别忘记抓起一把沙子!”这是郝新明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,总结出的一句至理名言。他常常以自己碰到的挫折为例,要求每位干部都要把这句话铭记在心,并落实在行动上。
崔月,一位跌倒了又爬起来的辅医员,对实践这句名言有一段极好的诠释。
她是一名高护毕业生,从事辅医工作近两年。今年初,因为是学生干部、党员,在没有护士资格证书的情况下,公司破例让她参加了辅医员转护士的面试。面试中,她机智应变,迎来了三个月的临床实习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最终她没能通过综合考试,与“白衣天使”的机会擦肩而过。
“太可惜了!”所有认识崔月的人,无不为她惋惜。各种压力随之而来,崔月本人更是感到失落。
然而,她很快调整了心态,“抓起一把沙子”进行认真分析:“是啊,郝总说得对:‘你即使跌倒了,也别忘记抓起一把沙子!’做人,难免会遇到坑坑洼洼,哪能轻易服输?!”
她暗暗发誓:“我要‘东山再起’!”
后来,在崔月的再三争取下,公司让她与另一个同事一起,照顾本院一位身患重病的老同志——海燕老师。崔月日夜守护,细心照顾,洗脸、洗手、洗头、擦澡、喂水、喂饭、肢体锻炼、全身按摩,每日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些最基础的护理。常言道:“三分治疗,七分护理。”转眼,一个月过去了,危重的海燕终于脱离了危险,病情逐渐好转。崔月的出色表现,让海燕老师赞叹不已!
然而,由于海燕老师术后身体虚弱,再加之多日高烧,引起了严重的便秘。使用“开塞露”之后,一阵阵腹部绞痛,痛苦不堪。看到此情此景,临床经验丰富的崔月,连续两天,毫不犹豫地戴上手套,用手一点一点地去抠粪便,终于解除了患者的痛苦。事后,海燕老师激动地说:“是崔月救了我一命。要不是她,我早就完了!”
可是,崔月听后,却深有感触地说:“郝新明总经理常说:‘你即使跌倒了,也别忘记抓起一把沙子!’是这句至理名言,救了我一命!……”
事情,往往就是如此奇妙:如今,郝新明的背影,不但成了员工们值不值得追随的衡量尺度,常常也成了他们自身的行为标准。
这就是榜样的力量!
也许正是因为郝新明个性魅力上的缘故,渐渐地,同仁物业“红火”了,成了远近闻名、各方业主抢着要的“香饽饽”——
看!去年5月,随着南京同仁医院的落成,同仁物业管理公司南昌分公司相继成立。该公司将承担12万平方米的物业服务、6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、27万平方米住宅楼三种业态的经营管理工作。
看!前不久,同仁物业又正式接受位于南昌市中心10万平方米财富广场5A级综合写字楼、商厦的全面经营管理,并成立了同仁物业南昌分公司。
看!很快,京西朝阳医院、昆明同仁医院、云南“滇池印象花园”别墅地产、南昌XXX大酒店、北京军区总医院、连云港XXX房地产等项目,也已正式启动……
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——“好酒不怕巷子深”!最近,来到同仁物业登门取经的、悄悄察访的、上网探“宝”的、寻求“双赢”的客户,更是络绎不绝!
又是一年“战果辉煌”。改革的春天,毕竟属于今朝啊!郝新明的嘴角,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意……
|